改變線圈連接模式的寬功率帶風力發電機
鄧隱北,楚金甫,隋霄
(河南森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鄭州450016)
摘要:微型風電系統中,發電機的功率來自天然多變的風能,要求發電機具有廣闊的功率輸出特性。但是,常規發電機輸出功率跨越從低到高的轉速范圍受到限制,難于滿足這一發電特性的要求。為開發具有寬功率帶的發電機,以適應于微型風力發電,文章闡述了項有關發電機線圈連接的切換技術。以16個線圈的發電機為例,線圈可接成四種模式:16線圈串聯、8串2并聯、4串4并聯和2串8并聯。然后,從理論和實驗研究驗證了該技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線圈連接模式;模式變換;發電機;寬功率帶;風力發電;風輪
0引言
基于地球環保要求,減少全球升溫氣體的排放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課題之。解決該問題的方針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系統內增加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機。迄今已相繼開發了太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地熱發電等。其中,有關風電的利削,設置上比較容易,進入系統的數量也多。因此,必須考慮有效的措施,為提高發電效率而從事多方面的研究。風力發電的發電機,因為是利用瞬變風能的發電方式,故要求具有廣闊功率帶的發電特性。通常,對大型風力發電機,采用了感應式(異步)發電機與同步發電機_二種型式。實施的運轉方式有:固定式運轉、可變速運轉、二發電機方式、極數切換方式等。對小型與微型風力發電機,通常采用的是永磁同步發電機,并要求這種風力發電機具有寬范圍的功率帶。而原來的發電機,其空載電壓只與轉速成正比,從發電機功率特性上,由低速到高速廣范圍的轉速區間內難于達到高效率的輸出。特別是小型或微型風輪,風輪的尺寸反比于發電機的轉速,使發電機往往趨向于高速工況。
因此,對微型風電適用的寬功率帶發電機進行了開發,本文介紹了發電機線圈連接組態的切換方法,采用了16極軸向式小型發電機,對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從理論和實驗進行了研討和論證。
1定子線圈連接模式的切換。
1 1改變線圈的連接實現寬功率帶運行
水磁式交流發電機,就是由多個磁鐵和線圈,分別設置于轉子側和定子側。這些多個線圈電氣上仍為一般連接方式。本節所述是,改變原來固定的線圈串并聯模式,導致發電機輸出特性的改變。為說明這種發電機的效果,采用一16線圈的發電機作為例子進行討論,這些線圈考慮了16線圈串聯、8串2并聯、4串4并聯和2串8并聯四種連接模式(如圖1所示),借助于連接模式的切換,以實現發電機的寬功率帶運行。
1 2數值分析
為了比較線圈連接改變后的發電機輸出特性,采用了以下的計算和分析。對發電機的選型,
設定為無鐵心的軸向式發電機。因為不存在鐵心,電氣損耗只有銅損gmf設定發電機的線圈數為16,線圈連接的變換模式如圖1所示。設定的系數結構是:發電機通過蓄電池連接至負載,此時發電機轉速、空載電壓以及輸出 電流的關系如下式:
Vop=Vc×N
I=( Vop – Vbatt)/R
式中:Vop——空載電壓;Vc——電動勢;Vbatt——蓄電池電壓;N——轉速;I——輸出電流;R——線圈的導線電阻。
發電機功率與電氣損耗表示如下:
P= Vbatt×I
Ploss=R×I2
式中,P——發電機功率;Vbatt——電氣損耗(銅耗)。
考慮上述四種變換模式,將上面的式子改寫如下:
令Vc為每一線圈的電動勢 ,16線圈串聯場合即為16Vc,8串2并聯為8Vc,4串4并聯4Vc,2串8并聯為2Vc 。
16線圈串聯時,空載電壓
Vop=16Vc×N (5)
輸出電流
I=(16Vc×N-Vbatt)/16R
電氣損耗
Ploss =16R×I2
8串2并聯時,空載電壓
Vop=8Vc×N
輸出電流
I=(8Vc×N-Vbatt)/4R
電氣損耗
Ploss=4R×I2
4串4并聯時,空載電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