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無刷直流電動機遞歸模糊神經網絡控制
喬維德
(常州市廣播電視大學,江蘇常州213001)
摘要: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動力學特性是一個高階、非線性、強耦合的系統,針對傳統PI控制的滯后性和動態響應性能較差等特點,提出一種基于動態遞歸模糊神經網絡PI控制的無刷直流電動機調速系統速度控制器的實施方案,利用改進遺傳算法(IGA)優化遞歸模糊神經網絡的隸屬度函數參數和網絡權值系數等,從而提高系統的動態響應性能。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響應快,具有較強的抗干擾性和魯棒性,動、靜態特勝均優于傳統PI控制。
關鍵詞:無刷直流電動機;改進遺傳算法;遞歸模糊神經網絡;PI控制
中圖分類號:TM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18(2008)05—0032—04
0引言
傳統的無刷直流電動機(以下簡稱BLDCM)調速系統通常采用PI控制,但PI控制實質上仍是一種線性控制,對于BLDCM這種復雜非線性、參數時變及強耦合的控制對象來說,PI控制在負載、環境變化下,其控制效果明顯變差,動、靜態性能、控制精度及魯棒性等難以滿足需求。為了進一步提高BLDCM調速系統的快速性、穩定性和魯棒性,智能控制方法受到了人們普遍關注和青睞,目前已成為控制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1]。人們嘗試將人工智能與Pl控制結合起來,采用了Pl控制、模糊PI控制、神經網絡PI控制等控制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模糊控制具有較強的魯棒性,但它本身消除系統穩態誤差的性能比較差,控制精度不高;神經網絡具有較強的容錯能力和自學習功能,但不具備處理不確定信息的功能,且學習過渡過程較慢。綜合兩者的優勢,本文將神經網絡和模糊控制及PI控制結合起來,提出一種新型的動態遞歸模糊神經網絡PI控制策略,應用于BLDCM調速系統,并利用改進遺傳算法(IGA)在線優化遞歸模糊神經網絡控制器參數。仿真結果表明了該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利用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系統響應快、元超調,控制精度高,具有很好的魯棒性、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
1 BLDCM數學模型[2,3]
以兩相導通星形三相六狀態為例,直接利用電機本身的相變量建立BLDcM的數學模型。假設磁路不飽和,不考慮渦流和磁滯損耗,三相繞組完全對稱,則該三相繞組的電壓平衡方程可以表示為:
式中:u a、u b、u c為定子相繞組電壓;i a、i b、i c為定子相繞組電流;r a、e b、e c為定子相繞組電動勢;L為每相繞組的自感;M為每兩相繞組間的互感;un為中性點電壓;r為定子繞組電阻;p為微分算子, 
對于三相對稱的星形繞組電動機,i a+i b+i c=O,所以M ia+M ib+M ic=O,故式(1)化簡為: 
式中:Te為電磁轉矩;TL為負載轉矩;B為阻尼系數;ω為電機機械轉速;J為電機轉動慣量。
2 BLDcM控制系統結構
本文設計的DLDCM控制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系統采用帶有速度環和電流環的雙閉環控制,
電流環采用傳統的Pl控制,基本能滿足系統要求;速度環由傳統的PI調節器替換為一種動態遞歸模糊神經網絡PI控制器,即將動態遞歸模糊神經網絡控制器和PI調節器復合構成速度調節器,便于系統在不同的運行條件下,自動在PI控制和動態遞歸模糊神經網絡控制器之間切換。PI控制器的參數根據常規整定法設計。當系統給定發生突變,出現狀態或結構干擾引起參數變化而致使系統發生振蕩或超調時,軟開關s便自動切換至遞歸模糊神經網絡
控制器。對系統發生的振蕩或超調的情況,該控制器能迅速作出準確判斷,并通過速度的調節,以減少系統超調并加快系統響應。當它檢測到系統發生振蕩(即∑| ei|≠∑ei)或超調(即e=o,但de/dt≠0)時,開關s自動從常規PI控制切換至遞歸模糊神經網絡控制器工作狀態。開關s的自動切換選擇由智能協調器在線協調與控制,由于不同控制器之間的切換容易產生控制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