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凸緣互換性的保證措施
李艷,林治新(山東華力電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榮成264300)
摘要:分析了傳統電動機凸緣安裝孔的加工方法所帶來的位置度超差的原因,結合實際加工工藝,對凸緣安裝孔的加工方法提出r各項保證措施,達到了保證互換性、提高效率、節約成本的目的。
關鍵詞:電機;凸緣安裝孔;位置度
中圖分類號. TM3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6540( 2009) 12-0061-03
0 引 言
就使用單位來說,電機本身常被作為一個元件或部件使用,首先要求同規格的電機可以互換;其次要求可拆卸的零部件具有互換性。因此除保證電機的電氣性能外,還要嚴格控制電機的安裝尺寸,才能保證電機的互換性。電動底腳安裝在基礎構件上,并附用凸緣安裝聯接設備,如果凸緣安裝孔與電動機底腳的位置度超差,將直接影響水泵等設備的安裝精度。因此對于需要更換電機的場合,或是需要將端蓋改換成凸緣端蓋的電機,保證端蓋與機座的互換性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國內許多中小廠家由于臥式鉆床成本高、應用范圍小等原因,大都采用立式搖臂鉆對電機進行整機裝配,再以底腳定位最后鉆凸緣安裝孔工藝。此加工方案精度可以保證,但加工時需裝配、翻轉、夾緊、加工、拆卸、再翻轉、運輸、再裝配等一系列過程,勞動強度大,效率低T,沒有互換性(機座與凸緣端蓋要一一對應):基于上述原因,提出了如何保證位置度的各項措施,并詳細介紹了相關工裝胎具的制作,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在生產實踐中加以驗證并應用。
1 設計原理及結構
電機經其機座底腳與底座進行安裝,經機座兩端面的固定螺紋孔與端蓋進行聯接安裝。底腳平面是電機安裝的基準面,也是加工其他部位的定位基準,機座底腳平面S相對于機座端面固定螺紋孔的位置度誤差大小,將影響帶凸緣端蓋安裝孔與底腳的位置度。帶凸緣電動機裝配圖見圖1。
通過分別提高機座和凸緣的加工精度來保證裝配后的位置度要求。但是目前絕大部分國內電機廠家的機座加工過程為:粗車機座兩端止口和鐵心檔內圓一精車機座兩端止口和鐵心檔內圓以機座軸伸端止口和底腳C平面定位,銑機座底腳平面、鉆底腳孔(專用底腳銑、鉆床,有的廠家采用刨底腳方式)以機座兩端止口定位,鉆、攻機座兩端固定螺紋孔時。由上述川知,在鉆、攻機座兩端螺紋孔時,往往以機座兩端止口及機座底腳平面的對邊毛坯面C定位,而不是以加工后的底腳平面s定位,這樣做的弊端是機座螺紋孔與底腳平面無法保證相對正確的位置。
導致此情況出現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由于產量大,供貨廠家多,鑄件外形質量不可能完全一致,搭子邊與機座底腳面之間的距離不能左右對稱,存在相當大的誤差;
(2) 搭子本身的尺寸有大有小,畢竟定位面是毛坯面,時有變形、夾砂結疤、多肉等表面缺陷;
(3) 機座底腳厚度也會因為鑄件表面缺陷導斂定位的C面厚薄不均或多肉等缺陷。這幾種原因綜合起來就使鑄件的外形尺寸無法一致,既使是同一批鑄件電是千差萬別。以底腳平面C定位可能導致的結果是機座端面螺紋孔與底腳平面之間的左右兩端距離日,有時會差5—8 mm。因此以底腳C面定位無法保證機座端孔與底腳的位置度。
為了保證底腳與機座兩端孔的正確位置,對于機座采用了以下兩種方案:
(I) 先加工底腳平向,再以底腳平面定位鉆機座兩端孔。首先保證機座毛坯的底腳與機座端孔處的搭子沒有太大的位置誤差,否則在鉆孔后,孔的中心與機座搭子將有明顯錯位,影響美觀。其次在銑或刨底腳平面時,要對機座進行預定位,即:在保證阿底平面厚薄均勻的同時,要兼顧機座搭子與機座底腳的對稱性。因此可根據不同供貨廠家鑄件在原有機床上安裝直徑不同的活動定位銷,定位銷將與機座搭子外側進行接觸定位。只要在安裝機座時將機座旋轉碰到定位銷即可,操作非常方便。待加完成底腳平面后,以圖2設計的鉆模進行鉆孔。此件鉆模的特點是使用了兩件反向扭轉彈簧,由于彈簧的作用,可以不考慮同規格機座由于中心高礙誤差較大或非標準中心高見帶來定位間隙誤差,這種以底腳平面定位鉆機座兩端孔的加工方法,加丁精度相當高。通過100件中心高H2= 250機座的加工實測,H1左右高度差僅在0.3 mm之內,********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