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法淺析
屈其溱(西安微電機研究所)
【摘 要】標準化在保證產品質量、促進技術進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紹標準化的作用和任務,標準的分類、分級,采用國際標準化和制訂、修訂標準的原則,產品質量認證和標準實施的監督等,指出當前應按標準化法強化對標準實施的監督,使標準化工作納入法制管理的軌道。
【敘詞】標準化標準分類分級產品質量實施標準化法的意義
1 實施標準化法的意義
標準化法是根據我國標準化工作的實踐經驗和標準體制改革的成果而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的。當前,產品質量差、經濟效益低是國民經濟中的突出問題,大量劣質產品流入市場,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損害了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一些生產企業沒有或不按標準生產、檢驗。現在按標準化法強化對標準實施的監督,使標準化工作納入法制管理的軌道。
2標準化的作用和任務
在經濟、技術和科學管理的社會實踐中,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通過制訂、發布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標準化在保證產品質量、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社會效益、發展對外經濟、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標準化產生于社會生產的分工,又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
標準化工作的任務是制定標準、組織實施標準和對標準的賓施進行監督,從而破除了單一的制定標準的模式,實現了全方位的工作方式,體現了標準化的全過程。
3標準的類別
現行的標準按其性質和作用可歸納為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其中的技術標準為主體,管理標準為手段,工作標準保證完整的體系。
技術標準包括基本標準、產品標準、工藝標準、方法標準、安全與環境保護標群等;
管理標準包括技術管理標準、生產組織經營管理標準、質量管理標準等,例如gb/t10300-88是我國第一個系列管理表準;
工作標準是按崗位或部門制定的標準包括工作范圍、職責、權限、工作質量及其考核等。
目前,工藝標準和工藝裝備標準的現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4標準分級
根據標準的適應領域和有效范圍,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專業、部)標準、企業標準和有限制地增加的地方標準。標準化法淺析
國家標準主要是指那些保證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互換、配套的一些基本要求,保護人身安全、健康和環境的要求,全國通用的基礎件和檢驗試驗方法,基本原材料和燃料,國家需要控制的重要產品的通用技術要求。國家標準主要解決各行業間要共同遵循的規范。
行業標準是在全國某個行業(專業)范圍內統一和適用,主要以產品及其有關的基礎、方法標準為主,也就是要解決行業(或專業)共性的問題。
地方標準是依據本地區工農業產品的特點,制定需要在本地區統一、又無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產品標準和其它類別的標準。由于機電產品配套關系復雜,需要在全國配套協作,因此此類產品搞地方標準不利于機電產品商品化的發展和外貿出口,因此一般限制制定機電產品的地方標準。
企業標準是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丙制訂的,主要包括企業內的產品標準以及通用零部件標準、技術管理、生產組織、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標準。對已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國家鼓勵企業制訂嚴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在企業內部適用。至于制造中的要求,可由企業自行規定,企業可以保密。為了適應產品創優升級和企業上等級的需要,產品質量分等標準只能制訂為行業內控標準(電工局批企標),對國外不公開。
5標準水平
國家標準、行業(或專業)標準應與國際標準水平相當,不能低也不宜過高,以免在外貿上被動。例如,湖北機械廳的一企業,由于臺鉆產品標準的某些指標偏高,造成出口產品成本高,影響了出口貿易量增長。在分析外商要求及有關信息基礎上,制訂了出口臺鉆的標準,其中由原部標9項要求減為4項,允差適當放寬,按此標準生產比按部標生產的成本下降百分之二十,外商對按此標準生產的產品表示滿意,使企業獲得較強的競爭力,出口量顯著增加。
6推薦性標準和強制性標準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