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磁耐腐蝕易切削不銹鋼在微電機中的應用
武希哲 王廣明(西安微電機研究所)
在微電機中,不銹鋼被廣泛應用于加工電機的機殼、端蓋、轉軸等工件。特別是icr18n19ti奧氏體不銹鋼材料,以其優良的耐腐蝕性能和低的導磁率被大量用于環境條件惡劣、要求有“三防(濕熱、霉菌、鹽霧)條件的微電機中。但是由于這種不銹鋼的機械加工性能很差,要達到一定的尺寸精度,既耗工又費刀,使產品成本增加,經濟效益下降,限制了其在微電機中的應用范圍。為了改善不銹鋼的機械加工性能,使其具有與lcr18ni9ti相同的機械性能耐腐蝕性能和低的導磁率。為此選用了撫順鋼廠最近生產的無磁、耐腐蝕性能優良的奧氏體易切削不銹(yocr16nilomocucas), 與icr18ni9ti不銹鋼相比,更適于在微電機中使用。
2 國內外易切削不銹鋼發展的狀況
在生產中經常使用的不銹鋼有屬于馬氏體型不銹鋼(如2cr13,3cr13),在淬火、回火后使用,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耐腐性,耐蝕性能比奧氏體不銹鋼差,導磁性、切削性能稍差。屬于馬氏體一鐵素體型不銹鋼(如cr17ni2)經淬火、回火后使用,具有很高的強度,并且耐蝕性也較好,切削性能較差,具右弱磁性。而屬于奧氏體型的不銹鋼icr18ni9ti不能通過熱處理強化,具有優良的耐蝕性,是一種無磁材料,但機加工性能最差,不但塑性大,韌性高,冷加工硬化率高,而且在切削加工時,發粘,從而消耗了較多的動力和能量,使刀具溫度高,導致切削與刀具刃部之間的熔焊,而影響刀具壽命和工件的表面質量,要解決奧氏體不銹鋼切削性能差的******有效的方法,是從解決材料本身人手,尋求一種能滿足使用性能要求的易切削不銹鋼。
目前,各國為了使一般不銹鋼具有易削性,都是在鋼中單獨或復合添加硫、硒、鉛、碲、鈣等易切削元素,形成所謂易切削不銹鋼。早在60多年前,美國就開始了含硫的易切削不銹鋼的研制,不久,日本、西德也相繼研制含鈣的易切削不銹鋼及硫鈣復合切削不銹鋼的研制。易切削不銹鋼,近年來國外發展很快,而且在不銹鋼生產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尤其是美國、日本、西德等國,易切削不銹鋼已標準化、系列化。如美國1974年的aisi標準中就有8種易切削不銹鋼牌號,英國bs標準中也有8種,日本已納入標準的也有3種。在我國,易切削不銹鋼已納入gb1220-75標準的只有二個牌號,而奧氏體易切削不銹鋼仍是一個空白,在70年代,北京銅鐵研究總院、撫順鋼鐵廠、大連鋼廠、陜西省鋼研所等單位進行了奧氏體易切削不銹鋼的研制和生產,而撫順鋼鐵廠生產的yocr16nilomocucas無磁耐腐蝕性能優良的奧氏體不銹鋼,以優良的綜合性能和質量,成功地填補了我國的一項空白。據悉,1981年獲冶金部科技成果獎,1983年獲國家經委優秀新產品征書,1984年獲冶金部優質產品證書,1985獲******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3易切削奧氏體不銹鋼(yocr16nilomocucas)主要特點
所謂易切削,就是在鋼中加入某些特殊的元素,以達到易切削加工的目的,本種鋼的主要特點是以鈣硫元素加入到奧氏體不銹鋼中,以提高鋼的被加工性和其它性能,其化學成份如表l所示。不銹鋼cr18tni9ti之所以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及耐熱性,是因為其化學成份中的含鎳量和含鉻量較大,從而擴大了奧氏體組織范圍,而易切削不銹鋼yocr16nilomocucas的化學成份,從表1可看出其含鎳量和含鉻量與icr18ni9ti基本相當。硫元素的增加雖然提高了鋼的被切削加工性,但同時又降低了鋼的耐蝕性能。所以從表1中可以看出。易切削不銹鋼yocr16nilomocucas中加入了少量的鈣元素。鈣是易切削元素,在切削加工時刀刃上形成一層ca的氧化物保護膜,因而提高了刀具壽命。在鋼中加入鈣元素,不降低鋼的強度,而提高鋼的塑性。.同時鋼中加入少量的mo和cu,可提高鋼的抗蝕能力。
4易切剴奧氏體不銹鋼( yocr16nilomocucas) 與奧氏體不銹鋼(1cr18ni9ti)的性能比較
4.1 機械性能比較
icr18ni9ti不銹鋼與易切削不銹鋼yocr16nilomocucas同屬于奧氏體不銹鋼,不能通過熱處理強化,只能經過冷加工強化。這兩種不銹鋼經過1050℃空冷熱處理后,其機械性能如表2所示。
4.2導磁率測定
微電機生產中有許多零部件的材料具有無磁性要求。而icr18ni9ti與yocr16nilomocucas都具有較高的奧氏體穩定性,均為無磁材料。經陜西鋼鐵研究所質量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