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機平面渦卷彈簧的制造
陳志方(貴陽華烽電器總廠)
1 平面渦卷彈簧的制造工藝
微電機用的電刷彈簧中,平面渦卷彈簧是較常用的一種,其螺旋線在一個平面內的彈簧如圖1所示。
微電機用平面渦卷彈簧是直流微電機的關鍵零件,其制造的一般程序是,設計產品圖紙,按產品的圖紙編制工藝規程,按工藝規程設計、制造彈簧用工藝裝備,彈簧投料、試生產,成功后再投入批量生產。
平面渦卷彈簧制造的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由于發蘭與浸漆對彈力有影響,發蘭彈力會降低,浸漆后彈力又有升高。對要求立定處理的,特別是強扭處理的彈簧,在處理過程中,有一定的彈性塑性變形,在隨后的發蘭、浸漆、烘烤及存放過程中,會發生反向變形,有減輕或淡化立定處理與強扭處理的作用。故此,對這類平面渦卷彈簧,在工藝流程的安排上,應放在最后。
2下料及預處理
微電機平面渦卷彈筍用帶材,其材料絕大多數采用碳素綱t9a,有少數要求高的,采用合金鋼。現以碳素鋼為例,采用表面光潔、精度等級高的鋼帶,厚度要求均勻一致,因彈簧的彈力與其厚度的立方成正比,所以彈簧鋼帶表面應沒有銹蝕、劃傷、傷痕等缺陷。對其厚度應嚴格控制,應將簧片按不同厚度分組。
下料可以采用剪切或沖切,但沖切比剪切好。因為沖切能保證彈簧鋼帶的寬度精度,毛料無扭轉現象。
預先熱處理鋼帶退火。這道工序按實際需要進行。比如,在繞制過程中發現彈性過大。繞制困難,則需進行退火處理。
在生產中,還有一種現象。即在繞制彈簧的過程中出現明顯的皺折。平面渦卷彈簧在繞簧前是退火狀態的軟料。一般是在下料之后,直接繞簧。但在生產中時常發生在繞簧時鋼帶不呈圓滑的阿基米得螺線形,而出現明顯的皺紋、折線,甚至小裂紋。經分析,認為鋼帶是再結晶退火,而有些鋼廠的鋼帶或是再結晶退火不完全,或是完全沒有再結晶,從金相顯微鏡分析可見,有部分拉長的纖維組織,珠光體呈片狀組織。為了彌補這一缺陷,采用球化退火。對于t9a高碳鋼,不完全退火即可達到球化目的。推薦的球化熱處理工藝為,加熱至760±lo℃,保溫1.5-2h,隨爐降至680~700℃,保溫1.5~2h,空冷。進行這一熱處理工藝后,其金相組織是球扶珠光體,這種組織有良好的塑性。在繞簧過程中不再出現皺紋、折線。
3卷繞彈簧
繞簧是在專用的繞簧夾具上進行的。繞簧的程序是選擇合適的繞簧心軸,根據鋼帶的厚度進行試繞,以確定是否要進行熱處理等。
在繞簧的過程中,有兩個方面要認真選擇,一個是繞簧心軸,一個是襯墊。
3.1繞簧心軸
繞簧心軸如圖3所示。用此繞簧心軸,繞制出的彈簧合格率比較高。
3.2繞簧襯墊
為了在繞簧時保持一定的間距,在繞簧時簧片中間墊上紙墊,該墊稱繞簧襯墊。繞簧襯墊有紙墊和橡膠墊兩種。
3.3繞制工藝
a.將簧片的端頭放入一個特制的繞簧心軸的缺口處,進行繞制。
b.簧片繞至心軸周圍的1/4或1/2處,在簧片與心軸之間墊上一條與圈距相同的厚紙墊(青殼紙),如圖3所示。
c.將紙墊夾在簧圈之間,跟簧片一起進行盤繞,見圖4。繞完后,將紙墊取出,該紙墊可繼續使用。
采用橡膠薄膜做襯墊,代替原來的紙墊繞制渦卷彈簧。實踐證明,橡膠墊比紙墊好,方便、耐用。
橡膠墊和紙墊一樣,在始端要削成一定的斜度,如圖5所示。
4彎頭與整形
繞制好的彈簧,按圖紙要求進行彎頭,彎頭是在專用的彎頭夾具上進行,如圖6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