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伺服系統全數字控制器
余 雋 鄧忠華(華中理工大學)
l引言
近年來,隨著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和微處理器的進步,全數字交流伺服系統發展迅速,本文在快響應電流控制的力矩控制器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適于全數字交流伺服系統的數字控制器方案。該方案簡單實用,具有起動快、超調小的跟蹤性能,同時又有較強的抗負載擾動能力,其基本思路是首先調節pi參數,以確保系統跟蹤性能,然后根據電機的參數和電流瞬時值重構出電機的轉速,通過和實測轉速相比較后傳送至力矩控制器與力矩指令值疊加,平衡擾動對系統的影響,從而又確保系統的抗擾性。文中給出了實驗和數字仿真結果。
2永磁同步伺服電機的力矩控制原理
由文獻[1],設伺服電機磁路不飽和,磁滯及渦流的影響忽略不計,定子電流產生的空間磁勢及永磁轉子的磁通分布呈正弦形狀,并選取直軸電流id、交軸電流iq.機械角速度ω、機械角位移η、θ為狀態變量,直軸電壓ud、交軸電壓u、負載轉矩ti為輸入變量,可得永磁同步伺服電機的狀態方程:
由文獻[2],給永磁同步伺服電機供電的電壓源逆變器由三組六個開關組成,將逆變器和伺服電機看作一個整體時,六個開關共有64種可能的工作狀態,對應于13個空間電壓向量。當逆變器處于某一個工作狀態時,交軸電流分量和直軸電流分量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使得對電壓矢量的控制轉換成了對兩軸電流的控制。只要控制id=0[3],就能實現交軸電流iq和直軸電流id的解耦?刂平惠S電流分量iq就能控制電機的電磁力矩。
3數字控制器原理
交流電機全數字化控制的關鍵是電流控制的數字化,一旦交直軸電流實現了解耦,交流電機就和直流電機一樣易于控制,其特殊之處在于全數字控制中電流控制、速度控制、位置控制均由cpu完成,并要求其算法簡單且易于實現,例如采用常用的pi調節器,但單純的pj調節中,如果要獲得強的抗擾性,特別是較短的恢復時間,通常要加強pi中的積分作用,以盡快消除轉速降落,但是積分作用的增強又會導致起動時超調變大,也就是僅用pi調節難以兼顧跟隨性能和抗擾性能[4]。
為了在獲得上升快、超調小的系統跟蹤性能的同時還具有好的抗負載擾動性能,構造了如下的抗擾觀測器。其思路是,首先在原pi參數基礎上,增大比例作用,削弱積分作用,確保系統上升快、超調小,再利用抗擾觀測器抵消擾動的作用,使pi調節器和抗擾觀測器各負其責,彼此獨立工作。系統的結構圖如圖1所示。
虛框內為所加的觀測器,它實質上是電機的仿真模型。其工作原理是,先計算電機的力矩電流反饋值,然后在一個速度采樣周期內取平均并乘以力矩常數即得電機力矩,積分后為觀測轉速,并與實測轉速比較構成閉環觀測器,同時傳送至力矩控制器的輸入。當無外加擾動時,觀測轉速(ωo)應等于實測轉速,觀測器不起作用。一旦擾動出現下降,ω0和ω產生偏差,經pi調節后傳送至力矩給定以平衡擾動的作用,就可以迅速抑制擾動。另外,pi調節的輸出也使得c跟隨叫,直到兩者再次一致。
觀測器中的pi調節器的輸出是跟隨外加擾動ti,其結構如圖2所示。
傳遞函數為:
它是一個二階傳遞函數,實際仿真中“斷開”主回路,先調試這個環節,保證pi調節的輸出迅速地跟隨tl的變化。
觀測器對擾動十分敏感,但對速度給定變化卻不敏感。這是因為當給定轉速改變時,電流調節器輸出的電流增量同時使實際電機和模型電機加減速。由于兩者慣量相等,實測轉速和觀測轉速大小相等,偏差為零,觀測器不起作用。正是因為這一點,pi和擾動觀測器才能彼此獨立,各負其責。
在實際系統中,即使是在空載情況下,外加擾動tl也不為零。與之相對應,觀測器中的pj調節器輸出也不為零,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