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機轉子制造關鍵設備與工藝(4)
陳昭明(浙江省三門巨龍特種焊接設備有限公司 317100)
3常見的工藝缺陷及改進措施
3.1鐵心疊片
鐵心沖片在疊片人軸后,時常出現槽口不整齊、轉片缺陷,前者主要有兩種原因。
鐵心內孔無記號缺口標記,沖片模不可能一點沒有分度誤差,所以沖片內孔就要設計記號槽認槽疊片。
疊裝夾具設計不合理,定位不準確,一般對于較小直徑的轉子,可采用外圓槽定位比較準確。
轉片的主要原因是配合太松,一般小直徑轉軸大多數采用沖四條筋的工藝,這種工藝很簡單,上下槽用模具鋼制成凹形,轉軸放在凹形模上沖壓一下即成四條筋,這種方法生產效率高,平直度好,尺寸容易掌握。
對于兩端轉片,可采用壓裝成形后,再在兩端進行擠壓凸環。
3.2絕緣涂敷
絕緣涂敷工藝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工藝,它的質量好壞與涂前清洗、粉末材料、設備性能、工藝方法有關,在涂前應清洗干凈,有油污存在時,涂層后容易脫,設備若霧化(流化)不好,使上粉不均勻,有時會堵槽口、缺粉、材料不好、絕緣性能達不到要求。于冷涂設備,靜電電極設計不合理容易產生死角。對于熱涂設備,加熱感應器設計不合理會使轉子涂敷溫度不均勻,涂后轉子涂層厚薄不一致,一般設備均右平衡工序來補償,當加熱后停一下再涂,讓熱量自然擴散均勻,涂前轉子溫度太高,容易使涂層起泡,涂后固化溫度太高,容易使粉末產生焦化,影響附著力。若固化時間未達到材料要求,涂層強度不夠,應根據設備類型,選適用冷涂和快速固化粉末材料。對于快速固化的粉末,在固化后進行處理,使其韌性增加。
3.3繞線
繞線常見缺陷有漆包線破傷,個別無掛鉤,繞組松,匝數不準,對于傷線主要有二種原因:一種是漆包線本身質量不好。二是繞線槽光潔度不夠,或設計形狀尺寸不符合要求。繞組繞好后太松主要是張緊力調整不當,應適當修改工藝參數。對于匝數不準,一般是計數部分出現故障,若轉數傳感器氣隙太大,電源電壓偏低,也同樣產生計數不準。
3.4滴漆(封膠)
滴漆(封膠)工藝設計時,首先應選擇相應絕緣等級的材料,在加工過程中出現缺陷的主要是滴不滿,產生氣泡、焦化現象,在使用時適當控制預熱溫度,太高會打泡,太低了繞組內有濕氣存在也會打泡,并要控制漆(膠)的粘度,抬頭角度要調整適當,固化溫度太高會使其過熱焦化,影響其絕緣性能。若粘度太低,轉子繞組線徑較粗和槽滿率低,可在滴或膠上加一點氣相二氧化碳填料增加粘度。
3.5精車
精車換向器常見的缺陷多數是如工面不光滑,一般設備沒有缺陷時,大多數是工藝參數未調好,光潔度與工件轉速、走刀速度、刀具有關。轉子轉軸外圓不光滑,會影響光潔度,轉子平衡性差,也會影響光潔度,應在校動平衡后精車,這樣使轉子在高速旋轉時,平穩性好。
3.6換向器刻槽
換向器刻槽常見的缺陷主要是分度不準,原因一是設備自身分度不準。檢查設備分度準確度的方法是,用一個模擬尺寸的換向
器在開槽機上刻槽,刻好后換一個角度對準重新下刻一次,從與前次吻合情況分析出其準確與否,另外換向器本身不均勻,在刻槽時,由于設備分度很準,換向器不準,也要產生錯位。
換向器下刻后產生毛刺,這可能是刀片轉速與進刀速度未調好,刀片的厚度也應選擇適當。
(全文完)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