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紀的微電機工業
于 方 牒正文 (西安微電機研究所710077)
【摘 要】介紹當前我國微電機及配比,行業現狀,指出微電機的發展方向,并提出今后發展的建議。
【敘 詞】微電機行業現狀發展
1 當前我國微電機及配套行業現狀
1.1生產向規模經濟發展
目前國內微特電機生產企業近400家,其中三資企業55家,銷售收入34.5億元,占行業總數百分之38. 1。銷售收入超億元的有14家,國有企業6家,集體企業2家,聯營企業1家,三資企業5家。萬寶至馬達大連有限公司8億元(微特電機2億臺),珠海三美電機有限公司7. 29億元(微特電機2 630萬臺),三津三星電機有限公司4. 58億元(磁鼓電機236萬臺),日本電產大連有限公司3. 89億元(微特電機1 420萬臺),山東金龍企業集團公司3.5億元(微特電機1 000萬臺),常州寶馬集團公司3. 03億元(微特電機1 007萬臺),東莞富弘電機有限公司微特電機1500萬臺,名列前7名。這些企業產量占微電機總產量1/3左右[1],說明我國微電機生產已逐步形成規模經濟。
1.2產量增長速度快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微電機服務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其中產量增長比較大的有家用電機、辦公設備用徽電機、汽車電機、摩托車電機等。家電配套用的各種微特電機目前年產量1億臺左右,且以年百分之10的速度增長;辦公自動化、計算機外設、視聽設備用微電機占微電機總量的百分之70以上,1995年產量8 000萬臺,2000年將達1億臺以上;汽車配套用微電機本世紀末將達1 500萬臺左右;摩托車電機“九五”末期可達500~600萬臺。目前我國微電機總產量達到10億臺,但大部分出口或轉口,如萬寶至馬達大連公司,百分之90產品出口,廣東一帶的三資企業絕大部分產品出口。
1.3 企業競爭愈演愈烈
當前,我國微電機行業企業是多種成分并存,原國營企業一統天下的局面已被三資、鄉鎮(個體)企業、國營企業“三分天下”的局面所代替。
隨著國內經濟體制改革和開放政策的貫徹實施,微電機產品市場有效需求增加,行業三資企業越來越多。它們依靠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手段以及穩固的國際市場,并充分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等諸多有利條件,發展迅猛,極力搶占國內市場,具有極強的競爭力。行業企業中,鄉鎮、個體企業經過初期激烈的市場競爭,優勝劣汰,企業實力增強,設備更新快,產品質量顯著提高,供貨渠道穩定通暢,現已進入****運營狀態,再加之這類企業包袱輕、經營機制靈活,因而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顯示出強大的發展勢頭。
國有企業原是行業的支柱,但由于歷史所造成的包袱重、機制不靈活等原因,曾一度隱入困境。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國企也在逐步分化,一部分企業經過****的機制改革,正逐步恢復。如上海微型電機廠并入上海金陵股份有限公司后,重組成立上海上微金麗電機有限公司、上海上微金輝電機有限公司和沖壓中心;北京市微電機總廠并入北京敬業集團;博山電機廠已改制成為博山電機廠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儀表電機廠和上海轉速表廠合并后資產重組;常州電機電器總廠經改制組成寶馬集團公司。這些國有大企業本身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且知名度高,所以一經改制,迅速發展壯大,走向良性循環。另一部分企業則由于改制不****或其它種種原因,經營狀況不是很好,仍在努力掙扎中,還有一部分企業因不適應競爭的形勢而被淘汰。
微電機行業除企業本身存在差距外,在地區上也有差異,呈“南強北弱”態勢。江、浙和廣東的企業發展很快,內地企業發展較慢。其原因是江浙地區除占有天時地利外,這一帶多鎮個體經濟所占比重大。這類企業品種單一,易于組織管理,同時當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強,從而發展很快,經濟效益普遍較好;廣東地區多為三資企業,產品主要外銷,而且資金投入力度大,回收快,效益好。近幾年廣東部分企業也把眼光轉向內陸,開始擠占國內市場。
1.4行業配套能力增強
近幾年微電機行業的配套能力明顯增強;配套企業專業化水平穩步提高,成本低、質量穩定,有些產品已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而價格較國外低許多,促進了微電機生產的發展。同時國外先進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測試技術也不斷輸入國內,使行業整體配套能力增強。
轉軸,寧波精益微型軸有限公司已形成直徑0. 8~8mm、長l0~l00mm各種規格轉軸的批量生產能力,1996年產量2 000萬支,產值1 5 00萬元;大連錄音器材廠精密軸分廠具有直徑0. 8~6mm、長6~200mm各種規格轉軸的生產能力,產量25 000萬支、產值2 400萬元。
軸承,江蘇海安鷹球粉末冶金公司生產銅基、鐵銅基各種形狀及規格的含油軸承,1996年產量50 000萬個,產值8 000萬元。浙江余杭華星軸承有限公司生產的軸承專為家電電機配套,市場占有率很高。
換向器,瑞安安固電器有限公司生產外徑15一36mm各種規格換向器,1996年產量800萬個,產值3000萬元;寧波凱利斯生產400余種規格,1996年產量500萬個,產值3 000萬元。
電刷,湖南株洲微特電刷有限公司生產直流電機、摩托車起動電機用電刷,1996年產量3 000萬個,產值300萬元。
1.5 新產品發展速度快
隨著微電機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開發與之相配套、相適應的新產品是重中之重,加之國外新品的不斷打入,更加刺激了新品的研制開發和應用速度。目前我國已研制出多種很具市場潛力的新產品,如直線電機、低速電機超聲波電機、HD電機、超微電機、片狀微電機、鞭毛電動機及球形電動機等。
直線電機在醫療器械、家電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低速電機在低速運行場合更顯出非同一般的優越性;超聲波電動機目前已應用于照相機的自動聚焦,并在機床設備、機器人、汽車、辦公設備、醫療器械等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HD電機在高精度的機床設備及機器人上應用極為突出;片狀微電機在OA、HA市場上有廣泛應用前途;超微電機則可與集成電路制成的各種專門器件在通信、航天、航空、計算機等領域有重大應用價值;鞭毛電動機廣泛應用于生物領域;球形電動機在機器人、機械手、火炮炮塔轉臺等需作多自由度運動的場合有較大應用價值。
2微電機的發展方向及建議
2.1生產上努力向規模化方向發展
我國微電機生產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由于歷史的原因,大多是“小而全”、“大而全”的結構,產品結構不合理,生產規模上不去,成本高,加之流動資金投入小,參與市場競爭乏力。因此必須****迅速改變這種狀況,實現零部件專業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
2.2技術上努力發展新產品
國內外微電機總的發展趨勢是,產品向永磁化、無刷化、智能化、高性能化、輕薄短小化和組合化、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九五”期間重點發展以下高技術產品:
①機電一體化和智能化產品,主要有交流和直流調速電機、步進電機及系統、無刷直流電機、S/D、D/S、R/D、D/R轉換器、編碼器等。
②微型直流電動機。
③無鐵心電機。
④直接驅動和直線電機,有直流力矩電機和交流力矩電機。
⑤低速電機,包括低速同步電機和齒輪減速電動機。
2.3努力圍繞配套行業發展微電機品種
微電機是機槭配套元件,“九五”期間其發展應圍繞幾個主要行業進行,逐步形成生產規模,爭取多出口。
——汽車配套用微電機
“九五”應優先研制生產的車用微電機有油泵電機、散熱器風扇、空調風機、門窗升降電機、門鎖電機、音響電機、天線電機等。汽車電機的發展方向之一是采用盤式直流電機。
——摩托車用電機
目前年產超過20萬輛摩托車的企業有12家。1995年我國生產摩托車突破600萬輛,居世界生產前列,預計2000年社會保有量4 500萬輛,當年需1 000萬輛以上。摩托車的發展方向是電啟動型,但目前電啟動型還比較少,估計“九五”末期啟動電機可達到500~600萬臺需求量,至少要十幾個企業為其配套。
——數控裝備配套微電機
數控系統用微電機主要有寬調速直流電機、功率步進電機、交流同步伺服電機及無刷測速機、脈沖測速機、編碼器、多極旋變、磁阻旋變、感應同步器等。據預測,2000年數控機床需10萬臺高精度、高可靠性微特電機產品。
——辦公自動化、計算機外設、視聽設備配套用微電機
這類電機有微型直流電機、音圈電機、直流穩速電機、永磁直流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等品種。其發展將保持快速、穩定、健康的態勢。這類電機數量很大,占微電機總量的百分之70以上。
——食品、包裝機械用微電機
包裝機械行業進入90年代,以百分之20以上的速度增長,1994年產值73億元,但仍不能滿足包裝工業發展的要求。存在問題主要是品種少、技術水平低、產品質量差、成套性不強。包裝機械行業除急需技術改造外,需開發的新品種很多,需大量微電機配套。國外發展方向是近年不斷推出交流伺服電機驅動型和機電一體化型包裝機械,所以微電機進軍包裝機械領域是必然趨勢。應繼續完善步進電機的系統,大力開發交流伺服驅動系統,研究直線電機驅動系統。
一一一家電配套用微電機
“九五”時期,家電行業如冰箱、空調器、電風扇等大家電將進入穩定發展時期,配套電機格局基本形成。這一時期應密切注意利用新技術,發展新品種,做好產品的更新換代。同時要做好小家電產品配套電機的生產,開發新品、提高質量、降低成本。這類小家電電機用量極大。
一一電動自行車電機
10年前電動自行車曾有發展勢頭,但由于電池、配套電機未獲解決,未能得到發展。據了解,電池現已基本解決,所以電動自行車已提到研究開發日程。目前應注意開發適合自行車用的盤式直流電機、無刷直流電機。自行車電機的初步規模應是百萬臺水平。
2.4今后發展建議
當前我國微電機行業面臨市場需求和有效供給之間的矛盾以及國有企業、鄉鎮企業、三資企業之間的競爭。今后5年是企業調整和轉折的關鍵時期,我們設想在“九五”時期,使我國微電機達到以下水平:
(l)初步確定市場前景好、市場占有率高、技術帶動作用強的50種名牌產品。
(2)行業骨干企業年產值達50億元。
(3)建設3~4家“巨人”企業,每個企業年產值5億元左右;5~10家“小巨人”企業,年產值達到2億元;20家企業,年產值達到1億元以上。
(4)降低零部件自制率,努力改變“大而全”、“小而全”的現狀,建立起比較完整的行業產品配套體系。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微電機及配套行業要打好“三大戰役”,鑄造名牌產品,建立明星企業,推行規模經濟生產。企業要建立技術開發中心,努力在新品上狠下功夫,加大投入力度。國有企業一定要****轉變觀念,深化體制改革,強化生產管理,建立起快速反應的市場競爭體制,迎頭趕上。微電機行業協會等行業管理組織要高瞻遠矚,不失時機組織信息交流,加強市場調研,向行業提供各種有效的技術經濟信息,為企業服務。21世紀為微電機技術和應用領域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讓我們共同努力、把握機遇、積極進取、勇于競爭,為我國微電機的發展作出新貢獻。
|